3月28日,國際期刊《自然?納米技術》發(fā)表了我國科學家取得的催化劑技術新突破。天津大學鞏金龍教授帶領新能源化工團隊經過長期攻關,在烷烴脫氫合金催化劑的設計方法上取得創(chuàng)新突破。這也是我國在工業(yè)催化劑研發(fā)領域的重大進展。
催化劑是現(xiàn)代化工行業(yè)的基石,對各種新材料新技術發(fā)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烷烴脫氫合金催化劑,主要用于丙烷脫氫制丙烯。丙烯,是加工生產口罩、醫(yī)療器械、塑料制品等常見物品的上游原料,在經濟社會中應用廣泛。丙烷脫氫制丙烯的技術,是近年來工業(yè)界新興的技術路線之一,并在全世界“上新”的丙烯生產線中漸漸占據主導地位。
而長期以來,我國在這一領域受制于國外的專利體系,要么需要引進催化劑成品,要么必須高價購買國外的成熟工藝包進行生產。對此,天津大學鞏金龍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多學科交叉,創(chuàng)新性地提出基于單一位點的合金催化劑結構和電子效應的設計方法。這一設計方法借助算法創(chuàng)新,只需要輸入催化劑的結構參數(shù),就能夠實現(xiàn)“一鍵篩選”,省去了傳統(tǒng)“試錯法”的大量篩選流程,不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,而且在“無氧脫氫”的制備過程中,能夠讓作為催化劑的貴金屬消耗量減少約三分之二,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。我國自主開發(fā)的這一催化劑核心技術路線,彌補了長期的短板弱項,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